简述北京自然博物馆 Beijing Natural History Museum?

网上有关“简述北京自然博物馆 Beijing Natural History Museum?”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简述北京自然博物馆 Beijing Natural History Museum?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建筑面积24000m2,展厅面积8000m2。馆藏标本约20万件,其中有相当数量为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动植物标本。包括世界闻名的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m的巨型马门溪龙。世界上最早的鸟类之一的三塔中国鸟以及完整的整窝恐龙蛋化石等。

该馆现有4个大型基本陈列:古生物陈列(古爬行动物厅、古哺乳动物厅、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厅、无脊椎动物厅)、植物陈列(绿色家园厅)、动物陈列(动物人类的朋友厅、动物的奥秘厅)、人类陈列(人之由来厅)。馆内还设有几个主题展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1座大型自然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组委会命名为“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

北京自然博物馆

真猛犸象展厅

恐龙陈列室一角肿骨大角鹿 Megaloceros pachyosteus肿骨大角鹿是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最大的鹿。它头上生长着一对异常巨大的角,角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可达3.7m。在最大的那次间冰期时期,大角鹿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上。距今1.2万年前肿骨大角鹿开始衰落。

肿骨大角鹿复原图

产地:中国北方时代:晚渐新世—晚更新世 距今一千万年河套大角鹿 Megaloceros ordosianus角粗大,角节部圆而大。主枝靠近角节的部分因楣枝向前分出而特别粗壮,为角的最大直径所在。主枝的圆柱部分呈强的“S”形弯曲,角的前面有一纵长的棱,使角的横断面约呈三角形;掌状部分几乎沿头的冠面延伸。楣枝扁平,沿头骨的矢状面延伸,与主枝垂直相交,彼此不平行;楣枝位置很低,直接与角节部接触。

河套大角鹿复原图

产地:北京 门头沟 时代:晚更新世距今一万年冠氏柄杯鹿 Lagomeryx(skeleton murai)

山东中新世晚期地层中所产的皇冠鹿,其鹿角呈掌状分支,其角异常粗壮,楣枝(角的最下部第1个分支)垂直于角柄,并作扁平状。主柱圆筒状,到远端(角的顶部)则呈椭圆形。在中国山东山旺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冠氏柄杯鹿化石。

冠氏柄杯鹿复原图

产地:山东 山旺时代:中新世  距今一千万年原始牛 Bos primigenius原始牛是大多数现代牛的祖先。原始牛角粗大弯曲、稍旋转,指向头前方,角的直径递减很慢,角面上有显著的纵沟。原始牛牙齿粗壮,上臼齿近方形。

原始牛复原图产地:河北、山西、吉林、内蒙古、河南 时代:晚更新世 距今一万年东北野牛 Bison(Parabison)exiguus东北野牛个体大而健硕,据已发现的化石推测,应该高达1.8m,体重200kg左右。东北野牛生活在草原和森林环境中。东北野牛的两只较扁平的大角角尖粗壮,指向上方。

东北野牛复原图

产地:东北、内蒙古 时代:晚更新世距今一万年三趾马 Hipparion中新世到更新世时期,三趾马广泛地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洲。虽然它的前后肢还各有3趾,但其中两趾已经退化,故而其中趾很粗,侧趾较小。三趾马的体形较现代马稍小些。

三趾马复原图

产地:山西 时代:上新世  距今五百万年普氏野马 Equus przewalskii上颊齿厚、尖、长,珐琅质褶皱较少,常见到马刺,下颊齿双叶为马型,不对称,下臼齿的外谷通常较宽,末端较钝圆,伸入到由下后尖与下后附尖共同组成的双叶之内,内谷较宽,呈“V”形。

普氏野马复原图

产地:吉林时代:晚更新世  距今一万年野驴 Equus hemionus脸部较短而高,鼻部有一显著的凹,间颌骨上有一结节。上颊齿原尖长,马刺一般缺失,如果存在,也很短。

野驴复原图

产地:东北、华北、西北 时代:晚更新世—全新世距今一万年府谷山西兽 Shansitherium fuguensis这是北京自然博物馆最新发现的府谷山西兽。与现生长颈鹿相比,府谷山西兽颈较短,眼睛后长有4只大角。目前全世界共发现了3具该种类的骨架,均保存在北京自然博物馆。

府谷山西兽复原图

产地:陕西 府谷时代:中新世  距今一千万年

国家自然博物馆新址是北京大红门地区博物馆群。

国家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0余平方米。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代表国家保护、研究、收藏、阐释和展示自然物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自然遗产。

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1958年5月现址主体建筑落成,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馆名。1959年1月开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1962年1月定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2023年1月更名为国家自然博物馆。

国家自然博物馆有321829件馆藏标本,“来自中国的侏罗纪母亲”中华侏罗兽、完成全身羽毛颜色复原的赫氏近鸟龙、保存在中国的恐鸟标本等;还包括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米的巨型井研马门溪龙化石、中国恐龙木乃伊化石、北极熊、犀牛等。馆内还收藏着世界各国友好人士赠送给中国国家***的部分礼品标本。

国家自然博物馆展示内容:

1、植物世界厅:国家自然博物馆《植物世界》大型植物专题展览于2007年7月向公众推出。展览面积800余平方米,内容涵盖陆地植物演化、植物功能和现代植物景观三大主题,从史前灭绝的植物类群到今多姿多彩的植物,从植物的微观结构到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宏观景观,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植物的魅力。

2、恐龙公园厅:《恐龙公园》展厅,2013年重新启用,共有面积700余平方米。23条活灵活现的恐龙、两只翼龙以及一只和最早恐龙生活在一起的坚喙蜥构成了不同的组合,分别代表了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不同时期的恐龙世界的面貌。

3、古哺乳动物厅:古哺乳动物厅共有面积700余平方米,展厅馆分别详细介绍了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食肉类、灵长类和被子植物的演化历程以及著名的山旺生物群。哺乳动物是由拟哺乳动物演化而来的。由于其特有的恒温优势以及中生代湿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哺乳动物得以复苏和大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国家自然博物馆

关于“简述北京自然博物馆 Beijing Natural History Museum?”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冬兰的头像
    冬兰 2025年10月29日

    我是朴顺网的签约作者“冬兰”

  • 冬兰
    冬兰 2025年10月2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简述北京自然博物馆 Beijing Natural History Museum?”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简述北京自然博物馆 Beijing Natural Hi...

  • 冬兰
    用户102906 2025年10月29日

    文章不错《简述北京自然博物馆 Beijing Natural History Museum?》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朴顺网@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