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

网上有关“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

 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

 二、猜想、探索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

 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

 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

 2.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

 3.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

 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活动延伸:

 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

 活动反思:

 我觉得本活动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本次活动,幼儿的参与性比较积极。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的自主动手操作,从中体会溶解的现象。不足之处是胆小、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幼儿回答问题不够主动,使能力弱的幼儿得不到发展。在今后我们应该让每个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感,从而增强自信心。相信在这样的引导和鼓励下,幼儿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比较水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特性。

 2.在游戏中体验玩水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盆清水,一盆有色水。

 2.各种运水工具:有孔的塑料袋、小水壶、瓶子、杯子等;每组一个大盆一个水桶。

 3.盛满水、盖上有孔的饮料瓶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水的特点。

 1. 教师出示水盆,提问。这是什么?(幼儿回答)

 2. 感知水是无色、透明的。这里有一个玩具,如果我把它丢到水里,我们能看见它吗?请一个幼儿轻轻地将玩具放进水里,其他幼儿观察。提问:你们能看见玩具吗?为什么我们能看?(教师启发幼儿说说水的颜色和透明性。)

 3. 教师出示一盆有颜色的水,轻轻地将玩具放进去,请幼儿观察。提问:这一盆水怎样?和我们平时见的水有什么不一样?请你看看玩具放在里面会怎样?为什么我们看不清楚玩具呢?

 4. 教师小结:原来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

 二、进行玩水游戏、感知水无味、会流动的特点。

 1. 运水游戏,感知水会流动的。请小朋友选用一个喜欢的运水工具,然后用它把水盆里的水盛进桶里。

 2. 幼儿相互交流水的感受盆里的水都运到桶里了吗?你是怎么运的?你发现水会流动吗?

 3. 请你闻一闻桶里的水有没有什么味道路

 4. 教师小结;原来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而且没有味道,还会流动呢。

 三、户外游戏,看谁的水射的远。

 请幼儿一人拿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当小水枪,挤一挤瓶子,看谁的水射得运。

幼儿中班 没有水会怎么样的课后反思

小班科学教案《水从哪里来》

 家长们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下面是我整理的小班科学教案《水从哪里来》,欢迎大家参考。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的来源。

 2、通过听故事,看图书,互相讨论,知道雨水是从哪里来的。

 3、积极参与讨论活动,知道要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活动准备:

 1、已经找到周围的水资源。

 2、有关水循环的一套。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的方法,谈论水从哪里来。

 教师:你们知道家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讲述自己知道的内容。

 二、感受故事,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1、教师讲述一遍故事,并根据故事内容,提问。

 提问:

 (1)小熊为什么要哭呀?小熊和小鹿找到了湖,他们为什么还要哭?

 (2)山羊也来了,他想了什么样的方法呢?为什么小熊,小鹿小山羊还是要哭呢?

 (3)最后谁来了?他们为什么会高兴得笑起来?启发幼儿根据故事的内容,讲述水从哪里来。

 三、了解水循环的来源过程。

 1、教师再次讲述故事,提问:水会流完吗?水是怎么来的呢?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有关水的循环图?引导幼儿根据内容提示,讲述水的.来源。

 四、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要节约用水。

 1、教师:人类能不能没有水,为什么?

 2、教师:水真的是太重要了,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五、了解环保的重要。

 教师:除了节约水,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比如,如果我们的雨水变成了酸酸的,那我们还能喝吗?

 教师向幼儿介绍有关酸雨的危害,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人们破坏环境,到处排放污水等等)

 讨论:怎样才能使大家喝上干净的水呢?

;

中班科学活动《水不见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水本身感兴趣,但他们的兴趣只是停留在玩水上,科学活动《水不见了》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自己探索“水不见了”的原因。养成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次活动要求幼儿了解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有些东西不容易吸水。一般来说,孩子对理论知识较难明白,但如果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老师的讲述要深刻得多,因此我们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1、通过感知、猜想、实验、记录等活动,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2、尝试用获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对活动产生探究兴趣并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活动目标: 1.通过感知、猜想、实验、记录等活动,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 2.尝试用获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对活动产生探究兴趣并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课前玩过针筒。 2.教具:二个八宝粥瓶子,大记录表一张。 3.学具:八宝粥瓶子人手一个(里面装有餐巾纸,盖子上开一个小口)。 每桌一盆水、毛巾、积木、海棉、石头、塑料袋、泡沫等。 4.座位:圆弧形。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孩子们,你们看过魔术吗? 今天符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一个魔术,魔术的名字叫《水不见了》。 1、出示材料:二个八宝粥瓶子(一个空的和一个装有餐巾纸)和二个针筒。 你们看!这些是什么东西?请你看看这两个瓶子一样吗?(是一样的) 我现在要把水注入这二个瓶子,我要让这个瓶子里的水流出来,而这个瓶子里的水变不见了。 你们可要看仔细哦!现在我要来变魔术咯。 二、科学发现,找出水不见了的原因。 (一)教师实验,幼儿找出水不见的原因所在。 1、提问:奇怪,这个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不见呢? 2、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把这个瓶子的盖子打开,你们发现了什么? 3、用筷子夹取瓶内餐巾纸,水到哪去了呀? 4、用手拧,有滴水现象。 5、小结:原来当我们把水注入空的瓶子里,空瓶子里的水会流动,最后通过洞口流出来;当我们把水注入放有餐巾纸的瓶子里,餐巾纸有吸水的本领,会把瓶子里面的水全部吸走,所以瓶子里的水不见了。 三、猜想、根据提供的材料,再次进行实验,验证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并记录下来。 (一)幼儿猜想: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 1、幼儿猜想,个别讲述,教师记录。 符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看一看。 2、介绍材料。 3、你们觉得这些东西容易吸水吗?为什么? (二)幼儿再次操作、记录操作结果并验证。 1、到底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呢,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2、交代要求:6个小朋友一组。 每个小朋友选择一种材料放进八宝粥瓶子里变魔术,变魔术之前先要把盖子打开,把材料放进去,然后把盖子盖好。记住:注水时要请针筒帮忙,千万不能让小水滴跑到桌子上哦。 5、小组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讨论:你是用什么材料变的魔术,它容易吸水吗? 5、小结:原来符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里只有海绵跟毛巾可以吸水。 四、经验迁移:请幼儿说说这些容易吸水物品有什么作用。 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纸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毛巾吸水可以洗脸等等。 五、结束。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吸水,回家以后请小朋友一起去找一找。

关于“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静轩的头像
    静轩 2025年11月05日

    我是朴顺网的签约作者“静轩”

  • 静轩
    静轩 2025年11月0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作为一名...

  • 静轩
    用户110507 2025年11月05日

    文章不错《小班科学有趣的水教案》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朴顺网@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