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手抄报

网上有关“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手抄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手抄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回首新中国辉煌的航天成就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1970年7月1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后不久,科学家就上报了关于发展载人航天的报告。1971年4月,代号为“714工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当时的人们,给中国规划中的宇宙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因素,1972年,“714工程”被迫暂停。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四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呈报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央很快就批准了这个建议,这就是后来著名的“863计划”。航天技术是“863计划”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863计划”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1990年夏天,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E即“长二捆”火箭顺利升空。“长二捆”就是承担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前身。

1988年9月7日北京夏令时5时30分,载着“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长征”四号

火箭发射成功

1992年9月21日,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中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

1995年10月,我国决定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不久,12名预备航天员从数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连同2名航天员教练员,组成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队伍。1997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齐。这一天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生日。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鲜为人知的是,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的。将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在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

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于4月1日返回地面。

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活动参数。飞船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

神舟四号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飞行中,飞船相继完成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实验和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任务。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2006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据国防科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致的辉煌成就,圆满完成了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国防实力的神圣使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为推动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8月1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重建中的3号发射塔,灰蓝色发射架静静矗立,红色塔吊正不断往上吊运钢架,增加着它的高度。“9月底将完成主体结构,10月进入设备安装,2007年初测试、3月投入使用。”发射测试站副站长李本琪告诉记者。

在此之前的7月25日,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在北京透露,预计2007年,中国探月计划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执行绕月飞行任务。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7日,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在舱外挥动中国国旗。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50年来 中国航天在三大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3一6年级航天手抄报

航天航空手抄报简短内容如下:

篇一:

中国航天人胸怀航天报国之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培育和弘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篇二:

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有人说,激荡向上的民族,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延续千年。遨游浩瀚,探索未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应该遵守校纪校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把国家荣誉感和个人荣誉感结合,与国家命运共进退。

篇三: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浩瀚的星空是一张不设交卷时间的“考卷”,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去“作答”。

伟大的成绩振奋人心,伟大的目标激荡人心。面对未来,中国航天事业还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难翻的“大雪山”,难越的“娄山关”,这就需要航天人勇于攻坚克难,矢志探索创新,心怀祖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索新征程。

中国航天事业的手抄报

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搭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成功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自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 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翟志刚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翟志刚和刘伯明、景海鹏驾驶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一起升空,执行我国首次太空出舱活动任务,9月27日16时41分许,翟志刚打开了神舟七号气闸舱舱门,迈出了中国人的太空第一步,让五星红旗在太空中飘扬!

?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

?2012年,执行神舟九号任务的刘洋成为我国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女航天员,她在太空中生活了大约两周的时间。

? 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神舟十号任务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进行授课,成为我国首位“太空教师”。

当流星划过天际的一刹那,人们希望飞翔,当小鸟掠过天际的一刹那,人们渴望飞翔。

当初升的太阳发出微光的那一刻,人们对蓝天充满疑问,当月光下暗暗的白光渐渐皎洁,人们对白云充满幻想。孔明灯,是诸葛亮才智的显露,飞机是莱特兄弟智慧的结晶,孔明灯与莱特兄弟的飞机,每一个角落都寄托着人类渴望飞翔的心,坚持不懈的飞向蓝天。

科学技术得进步,俄罗斯发射了第一个载人飞船,登上了那令人遥不可及的月球,插上了俄罗斯的国旗,接踵而来的是美国的载人飞船,经过了两次失败,终于也在月球上插上了自己国家的旗帜,第三个,第三个将是哪一个国家呢?2003年10月15日上午9:00整,随着时间倒计时,10,9,8,7,6,5,4,.3,2,1。点火的声音,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那烧烧的火焰中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心,带着祝福,带着永恒的飞天梦,一起随着飞船“飞翔”。

关于“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手抄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9)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昝奕同的头像
    昝奕同 2025年11月01日

    我是朴顺网的签约作者“昝奕同”

  • 昝奕同
    昝奕同 2025年11月0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手抄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手抄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回...

  • 昝奕同
    用户110106 2025年11月01日

    文章不错《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手抄报》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朴顺网@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