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的起源

网上有关“红茶的起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红茶的起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红茶起源于中国

在我国最早提及红茶的书籍是明朝初年刘基的《乡能鄙事》,书中有章节描写了“兰膏红茶”和“酥签红茶”的做法,但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质疑该书系伪托。

真正可信的最早记载红茶的为《清代通史》,按书中所载,在明崇祯十三年(1640)之前,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就把红茶销往欧洲,而荷兰东印度公司最早在1610年就有把少量中国红茶输送到欧洲,由此可以推断红茶的起源应该在明代末期,即1567—1610年。虽然无法考证确切的时间,但红茶起源于中国,却是全世界一致公认的事实。

偶然事件诞生了传世的红茶

红茶起源于中国,而武夷山桐木关的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鼻祖,正山小种红茶又是如何诞生的呢?非常遗憾的是没有确切时间和相关的史料记载。但在武夷山江氏家族中却代代流传的这样一个传说,同时在《中国茶经》也有记载。

(江氏家族于南宋末年迁居崇安县(现为武夷山市)桐木关,世代种茶。其家族世代掌握茶叶加工技术)

明朝末期时局动荡、战事频发,某年的采茶季节,有一支过境的北方军队临时驻扎在武夷山桐木关(桐木关为江西入闽的咽喉要道),宿营在当地的木制茶叶加工地点。当时正值茶季,地上堆放了很多茶包,士兵们便把其中相对较干的茶包,铺在地上当床垫用,待到天明军队离开后,茶包中的青叶全都变红,而且带黏性。看着这些变红的茶青,江氏族人非常着急,可又舍不得丢弃它们。为了尽量挽回损失,于是让茶工把茶叶揉捻后,用铁锅炒,并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的枯萎材块作为燃料来烘干。

待到茶叶烘干后,原来红绿相伴的茶叶变的乌黑发亮,并且带有一股松脂的香气,跟绿茶的形色、香气明显不一样。可是烘干好的茶叶在当地并没有人愿意买,于是江氏族人把这种烘过的茶叶挑到45公里外的星村,期望能尽可能地挽回些损失。令人没有想到的时是,当第二年的制茶季节将来临时,有人竟然愿意出高于原来茶叶几倍的价格订购这种乌黑并且带松脂香味的茶叶。之后江氏族人按照去年的方式如法炮制,慢慢地生意也越做越红火。

起初这种茶叶根据颜色被称为“乌茶”,在方言中,乌是黑的意思。后来为了与桐木关外冒充这种红茶的茶叶相区别,江氏族人称其为“正山小种红茶”,“正山”即为真正的高山上的茶,“正宗”的意思。 这种乌黑带有松脂香味的茶叶就是红茶的鼻祖――正山小种红茶。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根据武夷山桐木关江氏传人的家族族谱的记载与按照茶叶生产技术发展的推断以及从部分资料的记载中,可以确定正山小种红茶大约产生于中国明朝后期,这也于《清代通史》中推测的红茶起源时间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在此期间,红茶从中国武夷山诞生并逐渐兴盛于国内和世界。

红茶文化的兴盛

虽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红茶的祖籍在中国,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红茶诞生后在我国国内一直十分沉寂。17世纪欧洲人的大航海时代开启,红茶开始流入欧洲,因其卓越的品质,迅速被欧洲人接受,且很快成为了西欧茶的主流,并一直占据中国出口茶叶的主导地位。、

1662年,当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她的嫁妆里面有几箱中国的正山小种红茶。从此,红茶被带入英国宫廷,喝红茶迅速成为英国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国人渐渐地把饮用红茶演变成一种高尚华美的红茶文化,并把它推广到了全世界。

古语有云:“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茶与儒、释、道有着不解渊源,精炼的概述了武夷山茶文化的内涵。

纵观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武夷山茶文化备受儒学学者的推崇。武夷山茶的起源据当代茶叶专家陈椽等考证,我国茶叶在二世纪时由西向东传播,不久武夷山就有了茶。武夷山茶历史悠久,备受文人墨客称颂。最早可追溯到南朝时期(公元479年---502年)而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于《崇安县志》中的唐朝孙樵写的《送茶与焦刑部书》一书中。唐代是茶叶迅速发展的时期,武夷山在给达官显贵的一封信札中把产自武夷山的茶叶用拟人的手法,美称为“晚甘候”“晚甘”是甘香浓郁的,美味无穷之意。武夷山茶有文字可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与儒家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古语云“东周有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武夷山能评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这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有极大的关系。同时朱熹也是一个爱茶的茶人,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近50年,在此著书立说,创建武夷精舍,授徒讲学,聚友斗茶品茗,以茶促人,以茶论道,并以采茶为乐。朱熹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其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中庸之道”或“中和哲学”的境界上。儒学正是把“中”与“和”联系在一起的,“和”既是儒家的世界观,也是儒家的方法论。“和”“静”“怡”“真”深刻的概述了武夷山茶文化的思想精髓,同时也是茶道的基本精神所在。其中以“和”为最高境界。首先从武夷山茶叶的采摘时间来看,采摘的时间要恰到好处。春茶一般在谷雨后立夏前采摘,夏茶在夏至前,秋茶在立秋后。采摘时茶叶嫩度对岩茶质量影响颇大。茶叶过嫩,不但无法满足焙制技术的要求,成茶香气偏低,味较苦涩;相反,茶叶太老则味淡香粗,成茶正品率低。其次从武夷山茶的加工制作上看,武夷山茶兼取红、绿茶的制作原理之精华,加上特殊的技术措施,使之岩韵更加醇厚。岩茶制作工序繁复,工艺细致。最后从武夷山茶的品茗上看,武夷山茶的品饮注重品环境的营造,“插花、挂画、点茶、焚香”为茶道四艺,在武夷山茶茶艺表演中,“焚香静气”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此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种祥和的氛围。武夷山茶的品茗也可坐于山间草地,与自然山水成为好友,共同演译一曲高山流水。

关于“红茶的起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半阳的头像
    半阳 2025年11月02日

    我是朴顺网的签约作者“半阳”

  • 半阳
    半阳 2025年11月0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红茶的起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红茶的起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红茶起源于中国 在我国最早提及...

  • 半阳
    用户110206 2025年11月02日

    文章不错《红茶的起源》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朴顺网@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